

中国劳动组合书记部旧址修缮设计
分类: 新闻动态
发布时间:2023-02-21 14:54
中国劳动组合书记部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工人运动的第一个公开机构,旧址位于上海市成都北路899号(原北成都路19号C),旧址始建于1910年前后,是一幢沿街的一楼一底砖木结构坐西朝东沿街二层楼旧式石库门住宅建筑。1959年5月,经市人民委员会批准,该旧址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1992年9月,由中华全国总工会、区总工会、区文化局等集资修复并对外开放。
1993年,由于成都路高架工程建设,旧址陈列馆被拆除,新馆迁至其西侧相邻的成都北路893弄3~7号。1999年9月29日重建的中国劳动组合书记部旧址陈列馆对社会开放,同年被上海市总工会命名为“上海职工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本次陈列馆修缮为更好利用历史建筑并提升建筑的使用功能,迎接党诞生100周年。
历史沿革
中国劳动组合书记部凝练出在党史领域具有典型性意义的“十个第一”:
这里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工人运动的第一个总机关;
这里领导了中国共产党成立后的第一个工人运动——上海英美烟草厂工人罢工;
这里创建了中国共产党成立后的第一个工会组织——上海英美烟草工会;
这里创办了中国共产党成立后的第一份工人刊物——《劳动周刊》;
这里领衔发起第一次全国劳动大会;推动形成中国工人运动的第一次高潮;
这里发起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第一次劳动立法运动;
这里出现第一位为中国工人运动坐牢的共产党员——李启汉;
这里第一次建立领导工人运动的分支机关——中国劳动组合书记部五大分部和天津支部;
这里建立了中国共产党成立后的第一家工人学校:上海第一工人补习学校。
中国劳动组合书记部旧址位置图 第一次劳动大会宣言 中国劳动组合书记部旧址
1921年7月,中国共产党在上海诞生。她的第一个决议——《关于当前实际工作》,将“成立产业工会”、“提高工人的觉悟”定为中国共产党当时的基本任务。此时的上海,英美烟厂8000余人正在举行罢工。当时,劳动组合书记部正在筹备中,党立即派李启汉参加领导罢工。在罢工得到胜利的第二天,即1921年8月11日,在上海创建了中国劳动组合书记部。这是中共党领导工人运动的第一个公开机构。主任是张特立(张国焘)。干事为李启汉、李震瀛等。为此,在《共产党》月刊上发表了成立宣言:“中国劳动组合书记部是一个要把各个劳动组合都联合起来的总机关,它的事业是要发达劳动组合,向劳动者宣传组合之必要,要联合或改组已成立的劳动团体,使劳动者有阶级的自觉。"
中国劳动组合书记部成立之后,办事机关设在上海北成都路十九号(今成都北路899号)的一幢两层楼石库门房子内,对外公开挂牌亮相。另外在北成都路的一个里弄内租了两间房子,作为李启汉和李震瀛的住房。书记部下设北京、武汉、湖南、广州、济南等分部,分部首任主任有:邓中夏、罗章龙、包惠僧、毛泽东、谭平山、王尽美等。
为弘扬革命先辈的奋斗精神,在中国劳动组合书记部诞生70周年前夕,中共静安区委决定在旧址内建陈列馆,得到全国总工会和市委党史研究室的支持,1992年9月28日建成开放。因成都路高架工程需要,1999年在成都北路893弄7号易地重建新馆,9月29日重新对外开放。
建筑风格
中国劳动组合书记部旧址始建于上世纪10年代,至今已过百年。1993年,旧址陈列馆被拆除,新馆迁至其西侧相邻的成都北路893弄3~7号时,对3-7号进行了大修,部分建筑风貌改动,1999年9月29日重建的中国劳动组合书记部旧址陈列馆对社会开放。在2005年又进行了局部修缮,建筑现状存在一定的老化和损坏。
本次修缮对陈列馆陈列内容进行调整,同时将9-11号并入陈列馆,扩大陈列馆规模,更好利用历史建筑并提升建筑的使用功能,以迎接党诞生100周年。
房屋建筑平面呈矩形,采用单开间单元和二开间一厢房镶拼建造的,房屋共分为五个单元,其中南侧边单元平面布局为为二开间一厢房,其余四单元为单开间单元,房屋主入口设置在房屋东侧,单开间单元进门后就是一小天井,天井后为客堂,客堂后为楼梯间,再往后为灶间和后天井,底层灶间上面为“亭子间”,再往上为晒台。二开间一厢房单元天井北侧开间平面布局与单开间平面布置相同,南侧开间主要作为厢房使用。
房屋外立面采用青红砖砌筑、石灰勾缝的清水墙面,红砖砖砌拱劵,巴洛克式观音兜山墙。东立面面前天井围墙高度与二层窗盘平齐,上部为红砖砖砌压顶,下部为砖砌勒脚,勒脚采用水泥砂浆粉刷,石库门门框采用砖砌,外粉水刷石面层,门头采用三角形旋涡式花纹装饰。西立面砖砌+水泥粉刷勒脚以上及晒台栏杆墙以下部分墙与其他各立面相同,晒台靠天井面采用预制花式钢筋混凝土栏杆,其余各面采用实砌砖墙。晒台落水沿挑出墙面的钢筋混凝土明沟流入落水管后排放。每个单元灶间在墙角二米高度处向后弄凸出一条砖砌烟囱,烟囱与晒台栏杆高平齐。
修缮工程
修缮设计重点:
1)清水墙面的修复。原有清水砖墙风化、破损较为严重,在1999年修缮时改做水泥砂浆假清水墙面。经考证清水墙原嵌缝为元宝缝,本次去除假清水墙面层,恢复原有清水墙面风貌和元宝缝。
2)石库门头在1999年修缮时,采用GRC水泥仿制品,现采用传统工艺进行修复。
清水墙修缮前后对比
石库门头修缮前后对比
3)屋面修缮。屋面小青瓦老化、碎裂、渗漏水严重,望砖已改为木屋面板。经考证后,恢复望砖,对屋面老化、碎裂的小青瓦,为使瓦片风格、形制保持一致,采用同时代的老瓦片进行翻修,增加屋面防水层。
4)木立帖柱下石鼓磴恢复。石鼓磴主要起隔潮作用,地面经多次历史变革,石鼓磴已深埋地面下。修缮后恢复了石鼓磴的原有功能,同时在地面和墙体设置防潮层,对底层潮湿起到了很好的防潮效果。
陈列馆内景
项目信息
建筑地址:成都北路893弄1~11号
建筑名称:中国劳动组合书记部旧址
建造年代:上世纪二十年代
建筑风格:早期石库门里弄建筑
建筑层数:2层
结构形式:砖木结构
建筑面积:437m2
保护级别:成都北路893弄1~11号为上海市文物保护单位
建设单位:上海市静安区文物史料馆
竣工时间:2019年

联系我们
通讯地址:.上海市普陀区大渡河路658号8号楼
邮编: 200062
总机: 021-52809730. 52809880-8032
总机分机: 8000
直线: 021-52809730
传真: 021-5280973
邮箱: sfj@sfsjy.com
版权所有 © 2023 上海市房屋建筑设计院有限公司
网站建设:中企动力